目前中国篮球的主要问题是CBA联赛的规模和设计阻碍了我们为普通篮球迷提供巨大的球员市场。
如果我们的CBA联赛能够提供巨大的球员市场和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,就能迅速扩大我们的篮球人口。 人多了,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才。 人才多了,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自然就会出现。 就比较容易解决了。
之前在介绍欧洲篮球体系的时候就提到过,欧洲篮球体系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为球员提供巨大的市场。 因此,我们的联赛设计思路应该参考欧洲篮球。 但是,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欧洲篮球体系出现的问题,这就要求我们的CBA设计不能完全照搬欧洲。
具体赛制设想如下:
分区轮次:
第一步是划分区域。 我的想法是可以分为六个区域——东北、华北、华中、华东、华南、西部。
每个分区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。 一级联赛和二级联赛各有10支球队(例如10至16支球队),然后打通上下级别通道。 一级联赛比赛赛制为10支球队主客场双周期,共18场比赛,每个赛季开始时一个半月内完成。 球队根据分区排名参加全国联赛。
全国层面,每个赛区共10支球队拼在一起,分为中国篮球超级联赛、中国篮球冠军联赛、中国篮协杯三个级别的联赛。
中超16支球队:由各赛区的顶尖球队组成(具体顶尖球队根据赛区实力确定,稍后详细讨论)。 然后是主客场双周期的30场常规赛。 前八名将进入T8(前8名)联赛,分为两组(1、3、5、7和2、4、6、8)。 小组赛将有4场主客场比赛。 之后,每组前两名晋级四强。 半决赛将进行一场主客场比赛,晋级决赛。 决赛将决出胜负,夺得中超冠军。
欧冠20支球队:由各赛区中游成员组成,主客场双循环38场常规赛欧洲篮球联赛赛制,前八名以及中超未能进入T8的8支球队,共16支球队争夺欧冠冠军,淘汰赛采用中超9战欧冠8、中超10战欧冠7等主客场比赛。 最后的比赛决定胜负。
联合会杯24支球队:其余球队今天将进入本联赛。 常规赛将进行46场主客场双周期比赛。 欧冠联赛前四名和剩余12支球队将争夺联合会杯决赛资格。 这个级别的联赛相当于一场保级赛。 比赛结束后,根据分区赛成绩,各分区最后一名降级。
全国联赛球队分配:
国家级常规赛期间,不同赛区球队之间的任何比赛都将计入赛区战绩。 常规赛结束后进行分区排名。 排名第一的分区将与排名前4的球队一起晋级下赛季的中超联赛,排名前4-8的球队将晋级下赛季的冠军联赛; 二、三级联赛排名前3的球队将进入下赛季中超联赛,排名3-7的球队将进入下赛季欧冠联赛。 联盟; 中超联赛第4名和第5名,欧冠联赛第3-6名。 第六分区超级联赛前2名,冠军联赛3-4名。 其余球队晋级联合会杯。
分区赛结束和全国联赛开始前有一个月的窗口期,主要是全国联赛参赛球队不确定,这个月可以用来安排全国比赛赛程。 同时欧洲篮球联赛赛制,在这一个月的窗口期内欧洲篮球联赛赛制,可以举办国家队比赛或省际联赛(后面会提到)。
赛制设计的优点:
通过这样的赛季设计,肉眼可见的是我们球队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。 60支国家级球队加上各赛区的二级联赛,我们这个体系总共会有100多支球队,这是一个巨大的球员市场。 与只有20支球队的市场相比,父母在决定孩子的职业选择时必须更有信心。 至少,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尝试一下。 当篮球基地扩大后,即使我们不改变训练体系,我们中国篮球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。
球队数量的增加,难免会带来比赛质量下降的担忧。 但由于这种“打怪升级”的赛制,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强队与弱队之间大比分比赛的发生。 强队与强队、弱队与弱队之间的竞争加剧。 当“弱队”获胜的机会多了,自然会增加“弱队”所在城市的人们的关注度。
冠军数量的增加也会产生相应的效果。 如果一个赛季只有一个冠军,很多球队在比赛开始前就知道自己在陪命运,这会降低球队的积极性。 争夺冠军的可能性和保级的担忧都会大大增加球队的积极性。
还有一个你可能没有想到的隐形好处,就是增加赛制,减少每个赛制的比赛场数。 该赛区只有18场比赛,这意味着每场比赛都非常重要,必须认真对待。 休息的现象会减少,而且赛季很长。 主力和替补、老球员和年轻球员之间如何分配的话题将定期进行分析和讨论。
最后我承认,没有完美的赛制,这个赛制肯定是有缺陷的。 比如资金投入、团队“阶级”固化等问题。 但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。 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单独解释。 也希望读者能够继续关注我后续的文章。
图片来自网络,已被侵删。